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书画

旗下栏目: 艺术 书画 文学 影视

韦伶:让传统文化浸润画家心灵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萧颢 阅读: 发布时间:2021-01-27
摘要:《回首》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萧颢 视频剪辑:王鹏 20多年前的一个决定,改变了韦伶的人生轨迹:她辞掉广东老家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只身来到武汉求学,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攻读本科、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从

《回首》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萧颢 视频剪辑:王鹏

20多年前的一个决定,改变了韦伶的人生轨迹:她辞掉广东老家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只身来到武汉求学,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攻读本科、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从此走上了中国画学习和创作之路。

韦伶今年42岁,武汉已成为她的“第二故乡”,她对这座城市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2020年疫情紧张时,韦伶萌发了在网上义卖作品募捐的想法,募捐6万元善款,购买医疗物资捐赠给医院。2020年底,第25届秋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举行,韦伶的水墨作品也在展览上惊艳亮相。

展览相关文章说,韦伶作为一位军嫂画家,既有军人般坚韧果敢的意志,也有着作为女性的温柔婉约,而这两种特质都可在她的画作中捕捉痕迹。

据统计,韦伶的美术作品40余次入选国家级、省级专业展览,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庆祝建军90周年全国美展暨第十三届全军美展、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国美术作品展(获最高奖)等等。

从恼恨自己到出一份力,携手让世界更美好

记者:2020年疫情期间,您自发组织义卖作品助力一线医院的行动,当时为何想到要做这件事?

韦伶:那段时间,每天只能居家写写画画。一位同事的丈夫在医院工作,最开始时物资紧张,医护人员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我听了之后受到很大的触动,突然有点恼恨自己“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一定要做点什么帮助他们。

我先生有一个微信公众号,我就在他的公众号上发起了义卖的消息,一天时间,上拍的14幅作品居然都卖完了,还有很多有爱心的朋友问,是否还有作品可以提供。我又加班了两个通宵,赶画了13幅画,也很快卖完了,一共募得整整6万元善款。当时我没有渠道购置医院所需标准的口罩、防护服,于是购买了酒精、消毒液、微波炉等,通过武汉市红十字会统一调配给了位于蔡甸区的中医院、方舱医院。

记者:经历过疫情后,您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家的身份有没有新的认识?

韦伶:我对生命的思考、生活的感悟,比过去要深刻许多。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艺术家虽然不能快捷地提供帮助和救援,但我们可以用艺术的方式,坚定我们的信念。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疫情期间,我也创作了一组与疫情相关的系列作品《庚子日记》,作为在那个特殊时期对生命的礼赞。希望将来回过头再来回顾这段历史时,是一种特殊的纪念。

画家要坚持自己,坚持需要底气

记者:您是怎么走上美术这条路的?

韦伶:我从小就喜爱画画,5岁的时候开始画采蘑菇的小姑娘和林黛玉,喜欢温和、古朴、内敛的东西,对传统有种与生俱来的情愫,反而对时尚的东西有钝感。你看我现在穿的中式的衣服,可能比较符合我现在这个年龄段,但你不知道吧,我从大学时代就是这般穿着,二十几年没有变过。我从来不赶时髦,可能别人会觉得我老气,但是我自己非常喜欢。

我从14岁开始正式学习美术,最开始学的是平面设计,2001年考取湖北美术学院本科之后,从本科到研究生的7年间,我研习的都是我最感兴趣的中国画,除了专业课外,我还特别喜欢创作仕女图、梅兰竹菊等传统题材,近年来,以持莲仕女画得最多,我喜欢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女性本身,我比较擅长以描绘心理情态见长的女性题材,在创作中把她们化为自身的精神构建和审美品格。我欣赏东方女性身上那种纯情、质朴、恬静、端庄的美感和女性特有的母性的光辉。

有人看到我的画,会诧异:年轻画家怎么会这么热衷于画仕女图?觉得这都是老夫子感兴趣的题材。但我不太在乎别人怎么看,我觉得一个画家就是要坚持自己。坚持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追求,而且,坚持画自己是需要“底气”的,不是想坚持就可以坚持的,这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技法、学术作为支撑,还需要保持不可磨灭的创作热情。

2004年——2016年间,我随我先生在部队大院生活,深受军人风采的感染,也画了许多军旅题材作品,《新绿》《回首》《玉兰花开》《兵样》等等,许多在全国全军美术展览中获得奖项或好评,所以,也有人称我为“军嫂画家”。我曾与部队女兵同吃同住体验生活,女兵身上的那种淳朴和英姿,与我们平常所接触的都市女性是截然不同的,非常打动我。

并非创新不够,而是继承做得不到位

记者:中国画在古代已有许多高峰,您怎么看待中国画在当代的创新呢?

韦伶:一谈到创新,我们就会谈到清代石涛说的“笔墨当随时代”。传统从来都是发展的。我觉得,我们现在不是创新不够的问题,而是在继承这一块都做得不到位,创新应该在继承和学习优秀的传统基础上进行。否则,创新是没有根基的,像浮萍一样。

“以古为基,推陈出新”,时代在进步,中国画肯定需要创新,但是,中国画不能刻意地一味地求新。当前,陈传席先生提出的“笔墨当随古代”之说,我认为意义非常深刻,值得我们研究中国画的人警醒与思考。要画好中国画,除了绘画的技法,更多的还要浸润到传统文化中。古诗词、书法、文学、音乐、戏剧……这些在古代文人士大夫那里,都是相通的。我们现在画中国画,同样应该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精通传统,加强诗书画印等方面的修养。

记者:您从画画中得到的最大滋养是什么?

韦伶:绘画是我精神的后花园,我可以时不时躲在里面乘凉。吾心向古,通过温习古人的绘画,从古人如何看待生命的过程,如何抒发理想,再来反观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生命状态,我能得到一种新的体会。

如果说绘画给予我最大的滋养是什么,或许可以说在绘画的世界里,我遇到了另一个既孤独又充实的自己。这种感觉对我而言是一种强大的存在,它不是寂寥的心灵感受,而是给予我充分思考和安顿心灵的享受。

生活中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学校的工作也比较繁忙,平常的生活是非常忙碌的。但我善于调节自己,不管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遭遇了什么,我都要画画,画画成为我的需要。画画可以让我慢下来,当一切都慢下来,美感就产生了。

刚刚过去的2020年,大家都经历了自我隔离,一些规划暂时被搁置。在这种情形下,功利远了,艺术近了。我作为一个画者,对艺术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自省。我愿意在绘画这条孤独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些,因为那里有至美的风景等候,孤独的尽头是人生的忘我时刻,是心灵的自由。

责任编辑:萧颢
分享: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10-8069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