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雨后天晴,宜都市江家大堰小区内不少居民走出家门,来到小区活动区域休闲纳凉,居民们或摇着蒲扇聊着家常,或线下摆一局象棋对弈,不时还有风带着惬意的微凉,徐徐吹过,有种“大隐隐于市”的悠然自在之感。 “拆墙并院后,我们活动也有空间了,茶余饭后,大家都愿意出来逛逛。”聊起江家大堰小区的变化,正在院子里给花浇水的居民黄阿姨高兴地说,江家大堰小区既是“新”小区也是老院落,曾经,江家大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了众多企事业单位落地建设,其中军休所、法院、司法局、农业局、休干所、城西工商所陆续在此处办公,并在1981年至1992期间相继建成职工宿舍。 黄阿姨是这里的老居民,曾住在农业局宿舍小区,提起改造前的院落,她连连叹气:“‘巴掌大’的地方只有一个小门可以进出,环境脏乱差,建筑外立面污损脱皮、道路破损、安防设备基本没有,机动车停车也很困难。” 与农业局宿舍小区相邻的5个老旧小区,居民碰到的问题也如出一辙,过去小区也有过局部维修,“缺什么补什么、坏什么修什么,但这种做法收效甚微。”宜都市城镇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都市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22年2月10日,对于居民反馈的问题,宜都市住建局、宜都市城投公司充分考虑了综合利用空间、统筹小区资源等因素,确定将军休所、法院、司法局、农业局、休干所、城西工商所这6个宿舍小区“连片改造”,组成一个新小区。 拆墙的同时,配套提升也要同步推进。于是,宜都市住建局、宜都市城投公司因地制宜创新形式,深入开展了多场“围楼夜话”活动。2022年2月16日晚6时,江家大堰小区首场“围楼夜话”准时举行,宜都市住建局、宜都市城投公司联合街道、社区相关负责人与50多位业主代表聚在一起,围绕“要不要建”“在哪里建”等问题进行讨论。 随着“围楼夜话”的逐渐深入,小区居民个个都提出了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针对停车位、路面、楼栋标识、车棚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活动中,宜都市住建局、宜都市城投公司工作人员都一一作答,能现场解决的当场“拍板”,不能立即解决的,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解决时限,逐项销号解决,对不符合相关政策的诉求,则向群众宣讲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据了解,改造后,该小区新增停车位50个、车棚70平方米、垃圾分类设施5套、绿化1720.4平方米,有效化解了因场地狭窄造成公共服务设施无法布置,消防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 如今,改造后6个小区合成了江家大堰这个“大家庭”,走进该小区,处处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邻里之间暖意融融,只见雨后的阳光透过树枝,照在车棚边上,星星点点,几位阿姨正坐在树荫下,惬意悠然聊着天,“现在院子里干净敞亮了,我们在这里坐着吹吹穿堂风,很舒服。”(来源:宜都市城投公司 齐典、聂永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