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警讯 专题

千里驰援应急保供 红色"流动堡垒"受表彰

来源:楚天传媒 作者:熊源 阅读: 发布时间:2020-08-10
摘要:8月6日,记者获悉,近日,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发出《全市防汛排涝救灾工作表扬通报》,其中,武汉城投公司下属武汉市水务集团驰援恩施应急供水临时党支部圆满完成任务,受到通报表扬。武汉市水务集团党委表示,此次赴恩施开展供水应急救援,在临时党支部的统

8月6日,记者获悉,近日,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发出《全市防汛排涝救灾工作表扬通报》,其中,武汉城投公司下属武汉市水务集团驰援恩施应急供水临时党支部圆满完成任务,受到通报表扬。武汉市水务集团党委表示,此次赴恩施开展供水应急救援,在临时党支部的统一指挥、合理调配下,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应急救援工作,切实发挥了"流动堡垒"作用,不仅有效保障了恩施人民饮用水需求,稳定了社会生活秩序,也填补了全国供水应急救援实战的空白,为国内此类救援打了头阵,拿出了样板。

临时党支部合影

迅速集结周密部署

临时党支部设立在首次出征的"国家队"

7月21日下午2时30分,国家应急供水救援中心华中基地主任胡利华接到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预警通知:因强降雨诱发大面积滑坡,恩施市清江上游屯堡乡马者村发生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源水浊度严重超标,导致该市两座主供水厂停产,城区供水中断,要求国家供水应急救援中心华中基地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为防范供水突发事件,加强国家应急供水救援能力,国家住建部在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东北等8个区域建立国家供水应急救援中心,并设置区域保养基地。国家应急供水救援中心华中基地落户武汉,由湖北省住建厅统一指挥调度,武汉市水务集团具体负责基地建设、运行、维护和救援任务。"这是8个国家供水应急救援基地组建以来,首次进行的实战应急供水救援。"同时担任武汉市水务集团安全生产部部长的胡利华心里清楚,此次救援意义非凡、责任重大。

胡利华与基地救援队队长张天顺、副队长江立新紧急商定,在基地原有7台套应急救援装备(包括应急保障车1台、移动式应急净水车4台和水质监测车2台)和人员的基础上,依托武汉市水务集团力量,调集2台送水车、2台维修车和2台后勤保障车,同时在原有制水组、化验组、技术组、保障组的标准配置的基础上,增设送水组,组建专家团队随行,确保国内首次供水应急救援万无一失,不辱使命。

接到出战命令的队员,迅速集结,检查救援装备、调集救援物资。7月21日晚7时30分,华中基地接到驰援恩施开展供水应急救援的指令,第一批救援队42人和救援装备、物资集结完毕。随着张天顺一声令下,200多米长的车队保持安全距离和车速,连夜向恩施进发。

救援车队连夜开赴恩施

"白天我们刚好在做应急救援的模拟训练,内容就是当周边城市出现洪涝灾害导致水厂停产,我们该如何救援?没想到直接由演练变实战了。"武汉市水务集团驰援恩施应急供水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江立新说。

此次救援,救援队除了基地日常备勤的队员外,还从武汉市水务集团紧急抽调了专家团队、技术骨干、后勤保障人员,为了将所有成员紧紧团结在一起,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救援队在湖北省住建厅的指导下,按照武汉市水务集团党委的指示成立临时党支部。21日晚11时,车队在仙桃服务区休整,临时党支部成立,由胡利华担任支部书记,张天顺担任副书记。

临时党支部集结成立

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赶往恩施的途中便研究制定了制水供水计划,分析可能存在的水情和地质灾害风险,确保应急供水救援工作有序开展。

全情投入不辞辛苦

党员突击队战斗在供水应急救援第一线

7月22日,救援队经过12个小时、560公里的行程,全部车辆设备和人员安全抵达恩施市,开启了华中基地乃至国家供水应急救援中心成立后的首次实战。

"第一件事就是找取水点。"党员曾卓是武汉市水务集团专家组组长,同时也是湖北省住建厅指派的专家组组长,他和救援队抵达后一刻不曾休息,立即前往大桥北路、龙洞河南路、北门河坝、官坡等地现场踏勘。

经过6个小时查看、测量、考证后,救援队终于在龙洞河南路找到合适的取水点。龙洞河南路位于恩施市城区,紧邻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红水河段支流龙洞河河道,相较当前浑浊的清江水而言,更适合取用源水。随着取水点的选定,临时指挥所也迅速搭建起来,一面鲜红的党旗和一面"武汉市水务集团党员突击队"队旗挂在这里,格外鲜艳。它们像一股无形的力量,引领着全体队员为恩施人民最终战胜用水困难而全力拼搏。

商讨救援方案

据胡利华介绍,第一批救援队员中有19名党员,后又从集团陆续增援了10名。在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突击队迅速成立,每一位党员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有的一心扑在供水应急救援上,守护应急装备安全运行,一干就是60个小时;有的驻守恩施停产水厂攻坚克难,协助恢复生产,为城市重启正常供水、缩短应急救援周期争取了时间;有的往返小区送水,用温情赢得居民点赞;有的在协调应急救援物资和生产急需物资调配中,主动作为,确保高效运作,落实到位。临时党支部的成立,党员作用的发挥,为这支名副其实的供水应急救援"国家队"强基铸魂,全体队员激情饱满,全身心投入到供水应急救援中。

在取水点架设净水设备

7月22日18时56分,随着机器运转,水泵开始从龙洞河抽水。"我们主要是要去除水中的浊度,加氯消毒,紫外消毒。"党员陈沛是救援队净水组组长,她是10人净水组中唯一一名女同志,也是最懂这套应急净水装备的技术型专家。在大伙眼中,身材瘦小的她是典型的"女汉子",虽然已30小时没合眼,她仍然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净水装备。

19时30分,经过净水车的层层过滤和消毒,河水由浑变清澈,经检测水质达标。国家供水应急救援中心华中基地首次实战救援中的第一杯水成功制出。

工作人员饮下制出的第一杯水

救援队员和专家们率先在净水车出水口接过刚刚过滤后流出的清澈自来水,一饮而尽,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陈沛的眼睛湿润了:"当第一股水从车载龙头中流出时,现场群众欢呼着,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希望,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再苦再累一定要把任务完成好。"她仍然坚持每天在4台设备车之间不停地巡查,在装备车上爬上爬下,每天工作17个小时。

江立新考虑到应急队员白天工作太辛苦,需要休息,他主动要求夜间值守,白天仍坚持工作。

党员张波总说自己最年轻,抢着干最脏、最累的活。他每天在设备上爬上爬下,手夹破了,腿磕伤了贴个创可贴,继续干。

党员柯练军自从救援工作开始,衣服就没干过,他不仅仅是电工,还负责水管连接、水车调度,一天下来,衣服上面都结了一层薄薄的盐渍。因为现场设备太过嘈杂,他每天拿着对讲机不停地呼叫,嗓子都哑了。

……

"饮用水制出来了,需要送出去。除了用送水车送水外,还可以在人口密集的小区增设大型临时储水水箱,进一步提升应急供水的效率。"曾卓的建议得到当地自来水公司的采纳。因为武汉市水务集团带来两台10吨的送水车具备水泵泵压功能,可专门用来为小区临时储水点送水。

为居民应急送水

7月26日上午,送水组党员黄飙为恩施市老干局宿舍小区临时储水点补满水后,准备离开。小区及周边居民提着水桶、水壶都围了上来,希望把送水车里的水取完。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黄飙又忙前忙后两个多小时,连午饭都只在路边蹲着吃。

小区里一位大姐得知黄飙是从武汉赶来救援的,连忙从家拿来两瓶瓶装水递给他,向他表示感谢。"谢谢大姐,现在水对你们来说非常宝贵,这个我不能要,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与此同时,黄飙在车上拿出仅有的一瓶没来得及喝的"漢水1906"瓶装水,"这是我们单位以长江水为水源,自己生产的纯净水,是从武汉带过来的,送给您做个纪念吧!"大姐接过水,给黄飙深深地鞠了一躬。

赴恩施救援期间,华中基地4台应急净水车安全运行120多小时,累计生产饮用水931.5吨,2台水质检测车开展水质检测204样次,水质全部符合国家标准。正是这宝贵的近千吨饮用水,不仅缓解了恩施市供水压力,稳定了市民情绪,更为当地水厂恢复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

攻坚克难不辱使命

鲜红党旗飘扬在恩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7月23日,临时党支部专家团队会同国家住建部派出的专家组对水原地、水厂进行实地查勘,综合分析研判,清江原水高浊度在短期内无法消除,按水厂现有的生产方式,仍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原本需要日供水16万吨、拥有45万人口的城区而言,停水期间仅靠供水应急设备制出的几百吨净水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胡利华表示,临时党支部在武汉市水务集团的强大支持下,按照应急谋远的思路,迅速调整救援方案,以尽快恢复受灾地区水厂产能为目标,充分依托国家和省市水务专家团队,改善受灾地区水厂制水条件,调整制水生产工艺,协助水厂快速地恢复产能,缩短供水应急救援周期,从根本上解决受灾地区供水问题。

临时党支部将党员突击队分为两组,一组主要负责开展应急制水送水,组织调运由武汉市水务集团捐赠的瓶装水和生产急需物资;一组负责驻守水厂,协助水厂恢复生产。

7月24日,一天内,武汉市水务集团捐赠的98万瓶瓶装水全部运抵恩施,陆续分发到医院、学校和街道社区;46吨净水药剂、4台套检测设备、3000套检测药剂、40包化验试剂、6台套潜水泵等应急生产物资分批运达恩施的自来水厂。

武汉市水务集团水质监测中心副主任张杰、东湖水厂厂长谢翔两位党员先后入驻恩施市自来水公司三水厂、二水厂,对厂内职工进行紧急培训,协助两厂解决高浊度源水的净水难题,尽快恢复生产。

在谢翔和张杰的协助之下,两个水厂优化了滤池反冲洗流程,将原本为期3天的制水周期缩短至半天,有效缩短了供水应急救援行动的时间。

7月25日凌晨,由于恩施市沙子坝滑坡形成的堰塞湖需泄洪,导致源水浊度升高,恩施市二水厂、三水厂现有净水技术无法处理高浊度水,正逐步恢复生产的水厂再次面临停产。

紧急关头,临时党支部的专家组成员曾卓、张杰、谢翔勇挑重担,指导两座水厂投加武汉市水务集团捐赠的高分子净水剂,成功处置大龙潭水库下泄的超过10000NTU的"泥浆水"。27日,两水厂产能超过13万吨,恢复到停产前的82%,恩施市城区生活用水基本得到满足。"临时党支部几位专家型的突击队员,守在水厂,现场指导工作人员操作,不仅有效解决了恩施自来水厂的净水难题,成功避免了停产风险,也为两厂今后应对高浊度原水,找到了有效的解决办法。"谈到这段经历,曾卓特别自豪。

在水厂指导生产

7月26日中午,救援队临时党支部接到建始县裕源自来水公司的紧急求援,因暴雨引发的山洪冲入建始县城源水水库,源水浑浊度最高已达7480NTU,负责县城供水的裕源自来水公司只能对浑浊度在400NTU以内的源水进行净水处理,3万吨/日的产能已降至40%,水厂即将停产。

接到求援后,临时党支部立即组织救援小分队赶赴建始县。因为有了恢复恩施自来水厂的成功经验,救援小分队到达水厂后,迅速对当地水厂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指导高分子净水剂的用法,经过近6小时的奋战,该公司终于恢复了产能的80%,可满足县城人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指导水厂投加净水剂

7月27日9时,湖北省恩施城区供水应急救援指挥部发布指令,华中基地圆满完成赴恩施供水应急救援任务可以撤离返汉。

"驰援恩施应急供水临时党支部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得到了国家住建部、湖北省住建厅和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返回基地后,我们在第一时间对首次实战进行了总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解决方案,从党建引领、组织保障、技术升级、人才储备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基地建设,努力将华中基地打造成国家供水应急救援的中坚力量。"胡利华对华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充满信心。(记者熊源、王雷、张默海、通讯员谢铭辉、何宇炀)

恩施州党委致信感谢


责任编辑:熊源
分享: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Copyright © 2021 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http://www.cpnews.net.cn or http://www.cpnews.net.cn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