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荆门市城市水务集团(以下简称“荆门市水务集团”)三水厂仅花费100元,解决了提升泵流量计无显示、无计量的突发故障,节省近1万元维修费用,在解放思想、激发基层职工潜能,贯彻“提质增效 杜绝浪费”理念方面再添新成效。 据悉,荆门市水务集团三水厂运行人员在巡视设备时,发现净水系统无法自动运行,无法精准把控加矾计量,必须转为手动操作。三水厂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排维修人员查找原因,发现提升泵流量计信号线内部氧化严重,棘手的是,由于接线盒内部有胶注密封,不能贸然开启。 厂家技术人员赴现场查看后,表示该设备使用年限过久,需用专业工具清除接线盒内部胶体,整体更换厂家专用信号线,大约需花费1万余元,调货耗时较长,且不能保证根治问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三水厂维修班长李为龙与厂家技术人员沟通后,决定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维修班成员正在维修流量计信号线 三水厂相关负责人在综合评估后,同意李为龙的想法,并作安全操作提醒。虽早有心理准备,但在打开接线盒后的瞬间,李为龙等人还是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发现整个接线盒内部被深色不透明的胶体充满,无法掌握线路走向。短暂思索后,他们尝试按厂家给出的建议,用热风枪加热密封胶,但事与愿违,效果并不理想。 李为龙“改巧为笨”,在加热的同时用小刀清理变软的胶体。该处操作空间狭小,且不能损坏内部的线路和接线端,必须凝神聚力,即便同事们轮番上阵,依然个个汗如雨下,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最终完成了既定任务。李为龙说:“信号线内部氧化严重,有的用手轻轻一碰就碎掉了。” 经过初试,净水设备恢复自动运行,重新注胶后,再次试验,确认正常运行无误。完工清场时,李为龙还不忘提醒运行人员,要加强设备巡检和“两线”巡视,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事后,三水厂相关负责人员对本次故障处理进行全过程复盘,总结经验,形成记录,存档备查。 工人维修完成后胶注密封 近年来,荆门市水务集团导入并运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管理质效提升、品牌运营推广、智慧水务建设、安全体系完善等方面成果初显,通过全员参与获得“长江质量奖提名奖”,真正将“以服务质量为核心,深化内部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深植于每名职工心底。 荆门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集团将通过营造创新氛围,健全创新机制,培育创新沃土,鼓励务实重行,充分激发组织活力和员工潜能,定期开展优秀QC(质量控制)项目评选,为集团早日实现“中部地区标杆水务行业”愿景注入新动力。(来源:荆门市水务集团 通讯员官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