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开票要等几分钟,现在眨眼就好。”9月8日,看着电脑屏幕上几乎实时出具的水费电子发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某企业财务人员笑着调侃,今后上班都没时间“摸鱼”了。 最近几个月,武汉市用水业务办事、开票大幅提速,不仅广大用户感受明显,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水集团”)营业厅工作人员也觉得系统变得更快了,“就像换了个新系统”。 武水集团新营业收费系统 营业厅工作人员感觉没错,武水集团营收系统已于5月20日悄然换代升级完成,新系统每小时可处理22万用户数据,缴费响应时长从数分钟缩减至17秒,整体效率提升40%以上,各项数据指标在全国同体量水司中排名第一。 武水集团新营业收费系统 营收系统关联上下游业务,关系客户体验和营收环境,是水务信息化的核心。自十几年前水务行业第一轮信息化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增加的大量需求超出系统承载能力,伴随而来的是高负载、高频率卡顿等一系列问题,给营业所和客户带来不良体验。 “好比打了10层楼的地基,却加盖到20层乃至30层,崩溃风险与日俱增。”武水集团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营收系统不堪重负的状况在全国水司普遍存在。 国内水司迫切希望对老化的系统进行升级换代,但庞大的数据信息迁移至少需要停机48-72小时,而停机则意味着停业、服务暂停。牵一发动全身,在不影响生产生活的情况下完成系统更替,放眼业界都没有成功先例。 那么,武水集团是如何做到的? 时间拉回2021年11月。为落实武汉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确保用水服务一日办结,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和集中研判,《武水集团(自来水有限公司)营业收费软硬件系统更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出炉。《报告》以提高营收服务水平,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提出极具先进性、创新性、前瞻性的新营收系统建设方案。 容器化、云原生、微服务化、商业中间件……技术人员不断挖掘技术创新潜力,一项项新技术投入应用,新营收系统迅速研发成型。新系统通过构建中间件集群,将数据库和客户端分离,极大提高了运行效率,数据安全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系统做好了,但升级换代的最大难度在于短时间落地。为此,武水集团召开两次信息化专班会部署推进,智慧水务中心先后组织十余次技术会议,技术人员更与业务主管部门形成了常态化沟通机制,升级迁移前四易技术方案。 2022年5月20日午夜,武水集团机房内灯火通明,技术人员成功凭借异构平台数据同步技术,在2小时内迁移数据,再用2个小时校验数据一致性,天没亮就顺利完成系统升级。 “全流程无缝衔接,在250余万用户体量的水司里,武水集团此举绝对是全国第一。”业内专家表示,武水集团此次重大民生系统升级、大体量数据迁移的案例,可谓给全国水务行业“打了个样”。(通讯员蔡旻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