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延绵五千年,经历过无数大灾大难,不仅生生不息,而且历久弥坚,作为世界大国雄踞东方,一方面有赖于世代薪火相传的经验智慧,而更为根本的,是优秀道德传统释放的强大凝聚力。无论是抵御外辱,还是抗击天灾,都会有无数的民族脊梁涌现出来,洒热血,献爱心,以独特的智慧和无私的精神点亮中华大地。
眼下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着更大公众的生命安全,同时也考验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道德良知。举国上下,各行各业,从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环卫工人,到包括海外学子在内的华人华侨,都纷纷行动起来,不舍昼夜,各尽所能,为打赢这场瘟疫阻击战添柴加薪。
重大灾难也吹响了慈善事业的集结号,众多演艺明星和企业家纷纷慷慨解囊,捐钱献物,享誉“中国首善”美称的陈光标当然不会缺席。
疫情爆发之时,陈光标应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邀请正在瑞士洛桑参加中国春节庆典活动,惊闻武汉疫情爆发,旋即跑遍当地的药店以零售价格购得了20万国内急缺的口罩,急速发往疫情前线。过去十天来,他夜以继日向国外寻求可靠的优质货源,已经累计采购了80万只口罩捐献给了疫区。另外,他组建的黄埔抗震救灾民兵连再展雄风,携带50台手提消毒喷雾机和4台喷雾车,于一周前作为志愿者队伍奔赴武汉,协助城区大面积的喷雾消毒工作。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的董事长陈光标在闻讯当天手持200万元现金,带领120名机械手,驱动企业的60台工程机械,从江苏和安徽两地同时出发,日夜兼程赶赴灾区,救出了131条生命,自己亲手救出14人,并连续向灾区捐赠款物超过亿元之巨,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称号。
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陈光标带领其黄埔抗震救灾民兵连在西宁购得21台吊机、推土机及挖掘机等救援设备,及时抵达现场开展救援行动,成功解救了在地震中被埋的7名小学生。在灾后重建中,他帮助玉树建设了46所希望小学、买了3万套校服、8千个书包,以及数万台电脑,累计捐款捐物达2300万元。
陈光标在救灾领域的慈善足迹可谓遍布大江南北,甚至拓展到海外。从湖南雪灾、贵州旱灾, 到台湾莫拉克台风,乃至日本海啸和巴基斯坦特大洪灾,都留下了他捐助的身影。
陈光标的善行决不是一天养成的。从孩童时代通过自己卖水帮助同学交学费,到在创业之初便拿出3万元去资助白血病患者,以及斥资为家乡修路和改造农贸市场,他一直坚信这样的理念:“致富的机会是党和人民给与的,自己一定要时刻准备奉献给社会。”
陈光标的企业作为中国“第一拆”,能够在切实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的同时,随时在重大灾情现场发挥自身的专业和机械优势;他组织了中国特色的黄埔民兵连时刻准备响应保家卫国和救死扶伤的号召,在灾区的救援工作中展示了有效的动员和组织能力。企业家慷慨解囊予以扶危济困已属可嘉可贺,而他自身不畏艰险,在随时可能坍塌的废墟之中用尽全力搜寻、挖掘和背负死伤的灾民,泪水、汗水与鲜血一起流淌……这样的定格画面,在全球企业家当中却是极为罕见的。
投桃报李,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弘扬榜样的力量,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有效方式。对于陈光标的事迹,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给与了他高度的认可与赞赏。鉴于其在经济建设和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杰出贡献,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连续四年荣获“中华慈善奖”。除了这些光荣称号之外,“手中的数千份证书和奖状,还有数万条哈达,既是对我多年从事慈善事业的认可,更是我一辈子坚持做好人、报效党和人民的有力鞭策。”陈光标如是说。(编辑 汪洋舰 通讯员 多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