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昌工学院学子走进中科盐谷葛洪竹盐非遗文化馆研学实践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湖北调研中心

8月25日,武昌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学子们走进位于湖北赤壁的中科盐谷葛洪竹盐非遗文化馆,开展非遗研学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与座谈交流,青年学子沉浸式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洪竹盐制作技艺的独特魅力,在实践中感悟传统工艺的匠心精神,激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非遗文化馆内,竹盐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解并演示葛洪竹盐的传统制作工艺:“我们选用三年以上的壮年楠竹,经切割、灌装、封口制成竹筒,再依照葛洪圣祖流传的古法技艺,将竹筒置入特制窑炉中,历经九次高温煅烧,使深井矿盐充分融合富硒黄土、竹沥液等天然成分,最终形成营养丰富的竹盐。”生动的讲解配合实物展示,让原本停留在书本上的非遗技艺变得可触可感、鲜活立体。

图片1.png

武昌工学院学子们与竹盐非遗传承人合影

学子们依次参观了文化墙、竹盐体验馆及高温窑炉车间,细致观摩馆内陈列的古籍文献、工艺模型与生产流程,系统了解葛洪竹盐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至今千余年的历史演变。在窑炉车间,同学们亲眼见证竹盐在千度高温下的炼制过程,深刻体会到“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

图片2.png

武昌工学院学子们参观窑炉车间

此次研学不仅限于文化馆内,师生们还深入赤壁市官塘驿镇双丘村,走访当地竹编匠人,调研传统竹编技艺的传承现状,并协助整理非遗档案资料。在特色生态竹林种植基地,大家围绕“竹资源可持续利用”“竹盐+产业链发展”“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等议题展开实地探讨,切身感受中科盐谷以“非遗竹盐产业+乡村振兴”模式推动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创新实践。

在双丘村村委会,村党委书记罗嘉、竹盐非遗传承人刘腾与师生们围坐一堂,就“如何传承守护非遗根脉,成为新一代传播者”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会上提出的“建立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开发非遗竹盐主题文创产品”等建议,展现出新生代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思考。

图片3.png

武昌工学院学子们在双丘村村委会参与座谈

“这次研学让我们真正走进了非遗、触摸到了文化。”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感慨道,“我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更应成为薪火相传的接力者。”

竹盐非遗传承人刘腾表示:“我们希望将葛洪竹盐非遗文化馆打造成一个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让‘薪火相传’沉淀为一代代人的文化自觉与切实行动。”

中科盐谷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机制,推动非遗传承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探索“非遗+教育+乡村振兴”的多元发展路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的生命力。(通讯员张敏、何静)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工作人员查询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监督投诉电话 400-861-8073